【人物评说】诗意地栖居

——“香菱为什么要学诗?”


香菱的人生有过两段快乐的时光,出生在当时富庶的姑苏境内的甄士隐家中,从小受尽百般宠爱以及被宝钗带进少年少女的乌托邦大观园。


香菱的出生以及短暂的美好童年注定了少女来自名门望族的书香气质,即使经历了颠沛流离,昔日的宠爱和名望都不复存在,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名门少女骨子里有一份书卷气,没落的贵族忘不了曾经的教养礼仪,他们在磨难中洗尽铅华,用略带伤感的笔触将平生意刻画得入木三分。香菱学诗,不是“学”,而是重新拾起。重新拾起诗,重新拾起贵族的生活。


而这样的生活,是大观园给她的,是在薛府中无法奢求的,是宝钗带她进的大观园,带她拾起诗意生活的却是黛玉。因为在本质上香菱和黛玉是相似的,都是徒有虚名的“贵族小姐”,只有在大观园这样的乌托邦,她们才能忽视来自物质的阻碍,沉浸在“琴棋书画”的小日子里,在“诗”的世界里,大观园的所有姑娘都是平等的。


人为什么要学诗?有人说没有诗的世界会变得枯燥。就像海德格尔所理解的,诗歌从人本出发,更接近生活。“诗”就是“生活”。用轻衣良马换一场雪月风花,用镂簋朱绂换一段不负昭华,用“诗”来澄清物质且浑浊的世道。柏拉图将世界分为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然而每个人都不能用非黑即白的方法给予“感性”与“理性”的标签,人的“感性”会在苍白的“理性”世界中熠熠生辉。


人与“世界”的对话,人与“诗”的对话,本质上都是人与自己的思考的对话,诗中有世界,世界里有诗,少年少女们在大观园中拥有了诗中的世界,就着小山月诗酒花,不受尘世的烦扰,而出了大观园进入了世道,诗为物质服务,酿成了《红楼梦》中大时代的悲剧,大时代的悲剧浓缩在主人公的身上,造就了一生坎坷。


参考文献:《红楼梦》《从灵魂不朽到向死而生:柏拉图与海德格尔的生死观》


注:看到这样一段话“如果去问一个三四十岁的人最近有没有写诗,对方一定吓一大跳。不仅是写诗,连阅读诗都变成日常生活里很陌生的事件。诗在我们今天的生活里是一种两极化的存在。在青少年的世界里,诗很重要;在成人世界里,诗在急速流失。这是成人世界的一个遗憾。没有了这个部分,生命就会变得枯燥。”

小时候总是想快些长大,真的到了现在,十七岁的最后几个月,我开始害怕了,害怕失去名为“未成年”的保护罩,我甚至在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会想,等高三毕业了还有谁会给我看这么好的文章呢(虽然做是真的不会做)。

人应该活得现实,但是人骨子里应该有一些浪漫。

 
评论
热度(13)
© dt.soledad|Powered by LOFTER